构建思政教育大格局,不能让思政理论课教师唱独角戏。今年以来,文经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福建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实施方案》,在组织好学生参与线上思政理论课学习基础上,守正创新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努力将线上思政小课堂与线下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推动开放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努力提升育人实效。
用好社会课堂 讲好“行走的思政课”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经学院围绕“强国有我,爱我中华”的主题,持续推进“行走的思政课”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引导开放教育学生感受党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的筚路蓝缕,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国旗、国歌、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代表着国家的权威与尊严。在福州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展陈品,了解三坊七巷国旗护卫队的光荣队史,深切感受“国旗护卫队”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以及“国旗重于生命”的神圣誓言,升华爱国主义情怀与责任担当。在福州大学城文化艺术中心,同学集体观看红色舞剧《热血当歌》,了解了热血青年田汉、聂耳、安娥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深刻感受到革命前辈的青春热血和家国情怀,明晰了重任在肩、强国有我的使命感。在吉庇路坊巷讲习所,师生认真学习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推动坊巷保护、古厝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理念和生动实践,充分感受福州古厝深厚的文化底蕴,进一步激发了热爱祖国、建设家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的真挚情感。

参观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

赴坊巷讲习所现场学习
开展专业实践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今年以来,文经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结合书法学、茶艺与茶文化、法学等专业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实践和学生社团活动,将传统文化和廉洁文化融入教学中,持续打造“第二课堂”。书法学专业组织师生走进省图书馆、中山社区,现场挥毫泼墨,向居民群众送春联写福字,感受浓浓新年氛围,续写美好祝愿。走进三坊七巷问耕堂,参与省政协书画院“砚边行”活动,观摩书画篆刻作品展,听取专家现场授课,丰富篆刻艺术知识,坚定文化自信。茶艺与茶文化专业承办海茶会斗茶中国行政和白牡丹专场,带领“湖畔茶园”学生社团走进福州市春茶开采节现场,参与“国际茶日·福茶行天下”健康饮茶活动,体验喊山祭茶传统仪式的庄重,带来茉莉花茶茶艺和点茶茶艺表现,展现出中华茶文化的优雅与魅力。法学专业开展7场模拟法庭实践活动,选取党纪学习教育相关警示案例,组织同学们亲身体验法律职业的真实场景,深入地理解法律体系的运作机制,明晰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一系列专业实践活动将思政课和专业课深度结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同步呈现,让学生真正走进优秀传统文化,尊崇法治文化和职业素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书法学专业写春联活动

湖畔茶园学生社团茶艺表演活动
深入学生群体 讲好思政金课
文经学院重视学院班子成员带头听、讲思政课工作,落实学生思政工作主体责任,精心组织实施,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形成育人合力。
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院长王妙真走进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为获得学校表彰的青年团员团干颁奖,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寄语,并以《在青春的赛道上梦起、笃行、圆梦——从青年的理想信念说起》为题为师生讲思政课,号召同学们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校团委副书记、副院长许勇以《做坚守理想、扎根基层、挺膺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为题》开展《习近平和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领学,希望同学们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到校调研和给学校建校20周年贺信指示精神的学习,认真研读,学思践悟,在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中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副院长王芳利用学生期末到校考试为书法学专业学生带来《将传统文化高质量融入高校课堂》的思政课。她指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是提升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希望同学们坚定文化自信,加强专业学习,弘扬传统文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出书法学专业学子的力量,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

院长王妙真为学生骨干讲思政课

副院长王芳为书法学专业学生讲思政课
今后,文经学院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专业学院办学特色,在社会大课堂中讲好“大思政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凝心聚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福建开放大学有特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